首页

优美之家交流论坛

时间:2025-05-30 00:39:25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22301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非合作论坛丨李希会见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

黑龙江省构建工匠学院培育体系,实施龙江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目前,该省已建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等省、市级工匠学院80余家,其中,数字工匠学院和装备制造业工匠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黑龙江开设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0余项特色专业。2020年以来,该省工会投入1500余万元奖励“龙江工匠”、市级(产业)工匠1943人,1042人次被授予全国、省劳动模范称号。优秀工匠人才刘伯鸣、刘丽、秦世俊、董礼涛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今年,5人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名单,2人获得首届全国科创名匠、医务名匠荣誉称号,发布10名“龙江最美职工”,形成大国工匠示范引领、龙江工匠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历经十年成果丰硕

在湖南从事汉服设计工作的唐侯翔是活动的其中一位授课专家。他介绍,很多人因影视作品喜欢上飞鱼服,但它实际不是一种汉服的款式,而是指服装上的纹饰。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美国借口同其盟友开展明显针对中俄的联合演习,着手采取行动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系统,双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美方并声称将持续推进上述做法,最终实现在世界各地常态化部署导弹的意图。双方对上述极端破坏地区稳定、对中俄构成直接安全威胁的举措表示最强烈谴责,并将加强协调配合,应对美国对中俄非建设性、敌对的所谓“双遏制”政策。

假期前三日西江航运干线11座重要船闸均平稳顺畅运行

“桂林艺术节的体验之旅短暂又美好。视频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网友的关注和好奇。大家在评论区纷纷点赞、询问‘这是在哪里’‘是过什么节日吗’。”乔萨里说,作为一个“戏外”的观众,通过这次艺术节的体验,她看到了中国很多独特的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歌手尤长靖:用音乐架起中马文化互联桥梁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刘宁发现,现在全民阅读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比如视频很流行,但真正的深度阅读往往需要在文字阅读的基础上展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